根據總院研究生第一、第二黨支部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活動安排,12月6日上午,總院研究生部組織開展了以“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為主題的專題黨課。
專題黨課分兩個環節有序開展,首先,研究生部處長、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圪t老師從青年黨員“為什么學習十九大”“怎樣學習十九大”“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三個方面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牛老師告訴大家,黨的十九大關系到整個中國的未來發展,也關系到每一位同學的未來發展,在座的青年學生是無比幸運的一代人。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那時同學們剛剛畢業,人生和事業正揚帆起航;到2050年,我們國家將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同學們正處在努力工作的人生黃金時期。同學們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這樣的時代機遇,做出一番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關于如何學習十九大報告,牛老師告誡大家要遵循認知規律,按照“讀原文、聽報告、談體會、寫心得、促落實”五個步驟,層層推進,逐步落實。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學深悟透;堅持聽專家輔導報告,準確領會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義;抓住報告亮點,暢談學習體會;理順工作思路,撰寫心得體會,努力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見到更大成效。最后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牛老師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好學,勇于實踐創新;強健體魄,健康工作;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做有品德和智慧的青年人;立足新時代,迎接新使命,在平凡崗位上書寫有價值的人生。牛老師的講話鏗鏘有力,深入人心,在座的同學們暗下決心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竭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努力成為一名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的精神不只是一代人的信仰,更是代代相傳的生生不息和緊跟時代的與時俱進。在會議的第二環節,張國成院士用風趣精彩的語言與豐富的個人經歷向我們展示了個人情懷與家國夢想的完美結合。
童年時期經歷了抗日戰爭的戰火紛飛,國恨家仇,讓他明白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不可分離,在戰亂硝煙中幾經搬遷卻依舊成立的西南聯大更是激勵他奮發努力的動力。他心中始終記著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帶來好生活,經歷了外敵內戰,也參加過運動游行,終于迎來了和平年代;之后有過軍旅生涯,也在學堂中重圓大學夢,走出校園那一刻開始了報效國家的工作生涯,也開始了他和有研總院的不解之緣。
1956年,張國成院士被分配到了有色金屬工業試驗所(有色院的前身),在大學學習重金屬冶煉的他,到院里從事的并非專業工作,而是稀土分離的工作,在另謀出路和迎難而上上他毅然選擇了后者,因為他知道國家的工業化離不開稀土的發展,這些工作總要有人去做,身為黨員的他,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從頭學起,不懂就問不會就查,一切從零開始。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他與自己的老師就完成了氫氧化物提純金屬釷的課題研究,正式走上了稀土分離研究的道路,這一干就是一輩子。
在工作中,他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凡事不落人后,力爭第一,在科研中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尋求創新。1962年,他在實驗中發現二價銪與其他離子溶度積的差異,以此發明了鋅粉還原-堿度法提純高純氧化銪技術,實現了我國高純氧化銪的工業生產,為我國彩色電視機的誕生奠定了材料基礎。在工作上刻苦專研的他并不滿足已經是國際領先的現有技術,為了進一步提高工業生產效率,他又發明了電解還原三價銪制備二價銪工藝技術,這項技術得到了世界各國廣泛應用。此后他又帶領團隊相繼開發了一代酸法、二代酸法和三代酸法冶煉包頭稀土礦冶煉新工藝,該工藝目前仍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應用,占我國包頭礦處理量的90%,為我國稀土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奠定了我國稀土大國的地位。作為我國稀土事業的奠基人,他以功勛卓著的成就當選為最早一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時至今日,張國成院士已在有研總院奉獻了62年。62年來,他一直不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自覺擔負起讓中國成為世界稀土強國的使命,“俯首甘為稀土牛”。張院士的個人成長經歷使在場每一位青年都深受感動與激勵,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對照十九大構筑的宏偉藍圖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歷史見證者、參與者、實踐者。
在本次專題黨課學習中,兩位老師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卻又相互呼應,彼此承接,圍繞著“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的主題,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生平經歷向我們驗證了黨的精神在時代變遷之后的歷久彌新,用緊密的邏輯和層層推進的闡述向我們展示了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和深刻內涵。我們作為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一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理應肩負起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與希望,希望每一位青年同學都能弘揚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以青春夢想和實際行動踐行十九大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